png 9n6f333bfil

 

 

工作坊源自英文 workshop,意為「一群人就特定主題或專案進行密集討論與實作的會議」。本質上還是開會,但大幅增加互動比例,目的在凝聚共識、激盪行動方案。市調工作坊則以調查研究報告為軸心,針對其數據與發現延展到企業如何採取對策。換句話說,由市調團隊與企業一起將「讀」數據轉換成「用」數據。

 

戰技型實績:「外人」帶電銷人員業績半天翻兩倍

 

企業經營,無論手法為何,歸根結底仍得數據說了算。那麼「外面的」市調公司來帶企業團隊會有效嗎?DSIGroup 典通表示,依據不同需求,工作坊可分戰略、戰術、戰技等多種層次,拿範圍最小、最快有感的戰技型來說,曾幫教材業客戶的電話行銷單位上了半天話術工作坊,下午實作業績立刻翻兩倍!

 

「我們從外面看,更能客觀地從頭到尾、由裡到外做全面體檢。」DSIGroup 典通營運長彭佳玲說,先抽樣成交和不成交的電話,聽打逐字稿、比對兩者差異,再研究客群屬性變化──時空環境不斷在變,每一代客群習性、偏好都不一樣,過往認真講產品就會成交,但現在的人每天接受廣告訊息量是以前十倍、百倍以上,先從關心入手再帶出商品,比較容易被接受。以這個概念為基礎,畫出情境流程圖,什麼狀況走哪個說法,方便業務員按圖索驥。

 

「有時候就是一個外界的訊號刺激,觀念打通了,他們會再發展自己的模式。」DSIGroup 典通行銷策略研究部總監紀宜穎補充,市調公司的價值在提供「情理中、意料外」觀點,很多「沒想到」是因長期在框架裡,跳脫出來,契機或許就在轉角。

戰略與戰術型實績:品牌U型反轉、煥活經典產品、改善服務設計

 

2 copy copy copy copy

 

相較戰技型需求,戰略與戰術型的範圍大很多,需時一天到多天不等。DSIGroup 典通以近年經驗為例,有協助品牌重新定位後,營運規模 U 型反轉,收縮變擴大;有煥活經典產品,再次締造佳績;或幫企業推展新業務銷售模式或改善服務流設計,持續突破營業額等。然而儘管產業領域大不同,牽涉人事物複雜度極高,但基於數據做決策,和客戶端按部就班共同找出解方的態度始終一致。

 

另一方面,在主題互動中,無形間拉齊企業內部對市場、對消費者的認識。DSIGroup 典通團隊以多年經驗看下來,「公司成員平常在自己的專業領域,看產品成分、價格都非常精細,接獲一些客訴或熟客相處,回應技巧也非常熟練。不過可能因為鑽研深,有時候反而容易忽略消費者日常心聲。」

 

工作坊後,滿意度提高20%

 

舉例來說,有個品牌在許多通路都有銷售和取貨服務,某段期間線上訂購要到線下取貨這塊出現滿意度下滑。內部反覆探查原因,似乎並非現場人員態度不佳。後來透過質化座談會,發現原來消費者在意像是舒適的位子、有沒有其他客人排隊等,即便等候時間還在標準範圍內,但是整體環境的不確定性會讓人有點手足無措,體感時間加倍,導致可能乾脆不買,或是選擇有認識店員在的時候才買。

 

進入工作坊討論如何改善。DSIGroup 典通和品牌端除了分享調查報告,更帶大家從「峰值體驗」角度,理解為什麼消費者特別記得這個點,進而影響了消費意願──所謂峰值,可能是高點,也可能是低谷。接著,經由遊戲互動,讓參與的各部門成員以抽卡牌的方式,一起思考在服務流程中,能夠幫客人帶來什麼情緒體驗。

 

工作坊結束,品牌將成果帶回公司,結果在服務接觸上,能滿足的情緒更多元了,氛圍變得更活潑,也能創造出各取貨點不同特色。不只主觀感覺,客觀數據也跟著說話:消費者到店滿意度足足提升 20%!

 

其實,換個場景幫大家拉開視野、進行換位思考,重新認識消費者,也等於教育訓練,培養部門成員研究、訪談、理解消費者能力。

 

讓報告動起來

 

都做市調報告了,為什麼還要開工作坊?

 

彭佳玲指出,套句動漫台詞,企業收到市調報告,「戰鬥現在才開始」。有些企業讀過、聽過以後就束之高閣;有些企業有心想改變,卻不知從哪裡先做起,這時候工作坊就起了推一把的作用,解決「會而不議、議而不決、決而不行」的狀況。

 

拿前述品牌的工作坊來說,先開「讀書會」,帶大家掃一遍整份報告,摘出相關重點,一邊在收集回饋中,讓參與者彼此知悉理解角度。同一個事件、同一群客人,在不同職掌、不同經驗的人眼裡,樣貌跟著大不同。「對齊認知」是許多人覺得有趣、有收獲的地方。

 

有主題(線下取貨的滿意度下滑)、有原因(體感時間高過物理時間),再來要集思廣益、發展行動方案。長年擔任工作坊主持人的紀宜穎觀察,鼓勵每個人發言、投票挑選重點議題、一起設計解決方案,參與度越高,相對認同度也高,付諸執行的成效往往越好。「工作坊是個邊丟想法邊凝聚共識的地方,大家把注意力放在解題上,沒有階級、沒有不好意思,笑聲、感動、佩服都很真實,這是平常上班不容易看到的一面。」

 

想出點子、規劃方案、投票選出優先順位以後,典通還有獨家的「快查」服務:將工作坊結論投入典通會員資料庫裡,例如有沒有魅力、有沒有興趣、吸引目光的程度、對體驗加分的程度、滿意度如何等。由快速量化調查確認,市場消費者對這些新作為的接受度。

 

實際推行後,典通也會和大家相約檢查時間點,做階段成效評估,並形成知識管理素材。

 

工作坊 5 大效益

 

3 copy copy copy copy copy copy copy copy

 

擁有 24 年市場研究及數據分析經驗,協助各產業辦過各種形式工作坊的 DSIGroup 典通團隊指出,做完市場調查,真正的落地應用才剛開始。運用工作坊多重功能來推動,相對效益高,例如:

 

1. 外部刺激

市調公司帶來較全面的消費者樣貌以及產業情報,激發企業內部成員對全局的想像。

 

2. 對齊認知

公司各成員因職掌、經驗、價值觀不同,解讀數據能力和角度也有差異,經由工作坊匯集多方觀點,可知悉不同單位看法背後原因。實務上,各單位所描述消費者樣貌或故事,極有可能重疊或帶有情緒而不自知,甚至將個人經驗所知的客群誤以為消費者全貌。由市調公司統整後還原客觀狀態,讓與會者在認知一致前提下進行討論。

 

3. 匯集眾智

有「第三方」市調公司在場,引導大家讀過資料、了解市場狀態,再反覆發散與收斂想法,鼓勵多元發聲同時,保存了各種可能性存在,有利好點子誕生。

 

4. 效率行動

歷經一步步引導,在共識中產出行動方案,確保相關作為有憑有據,日後依執行現況修改也快。

 

5. 人員培訓

整套流程清楚,除了將眾人經驗轉為系統化的知識資料庫,更能對應人才流動問題,幫助新成員在最短時間了解脈絡,儘快對頻其他夥伴。

 

報告聽市場聲音,工作坊找對應行動

 

總結多年心得,DSIGroup 典通團隊認為,市調報告能幫企業聽見消費者的聲音,工作坊帶團隊夥伴找出有效的對應行動,知道又做到,兩者相輔相成。

 

彭佳玲和紀宜穎不約而同談起,在這個打破階級的「意見平台」,有嚴肅報告也有輕鬆遊戲,每個人都能用不同的方式展現自己想法。「有幾次活動發現,那些看起來很安靜的基層同仁們,透過畫畫的方式完整傳達想法,表達很亮眼的 idea ,不只得到全場第一高票,也是快查的第一名。」認真當責的投入感,正是團隊合作最佳寫照。

 

體驗數據助攻商模、了解更多品牌經營 knowhow,歡迎來 DSIGroup 典通喝咖啡:https://www.dsigroup.com.tw/contact

 

 

把數據說得很白話,從現在開始!

擁有24年市場研究經驗,累積多種消費者洞察模型,長期協助企業建立消費模型。 

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