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的一年已經來到,回想過去一年除了薪資收入以外,你是否已經認真思索著2018年的理財規劃呢?等等,先別想太多!輕鬆點先跟著EZChoice手機APP調查結果,看看你是否也在統一發票的中獎常勝軍名單內吧!
12.8%沒有索取發票習慣 電子發票索取比例仍不及傳統紙本發票
想要中獎,就得先從索取發票的行動開始。從EZchoice手機APP調查顯示,有87.2%有索取發票的習慣、12.8%沒有索取發票習慣;而在索取發票的人中,仍以紙本發票比例較高,佔54.2%,電子發票比例則為45.8%。再進一步探究電子發票的索取行為中得知,44.4%採記名式、55.6%則選擇不記名式。
註:
記名式:指電子發票以買受人資訊作為整合服務平台之歸戶方式。
無記名式:指電子發票不以買受人資訊而以載具作為整合服務平台之歸戶方式。
生肖屬「鼠」的人,星座是金牛座者 統一發票最容易中獎
當然對發票這種小確幸,最終的期盼還是來自獎金的誘惑。調查顯示有80.2%的人曾經中獎過、19.8%都是一直處於摃龜的狀態。那究竟怎樣的人最容易有偏財運呢?從EZchoice 的調查結果顯示:生肖屬「鼠」的人,中獎率最高(10.5%)、其次是屬「豬」(9.7%);最沒有偏財運的則是屬「馬」的人(6.0%)、屬「羊」的人(6.5%)次之。如果以星座來看,金牛座是最常中獎的星座(10.8%),其次是雙子座(9.6%)、天蠍座(9.6%)並之。而魔羯座(5.2%)則敬陪末座。
你還傻傻以為金融機構是唯一兌獎的選擇嗎?
再來就是中獎後大家都如何兌獎呢?調查結果顯示有過半比例選擇「到金融機構直接兌換現金」(50.0%),其次依序是:到超商或店家換購等值商品(26.8%)、到超商直接將中獎金額轉換為儲值卡或悠遊卡的儲值現金(23.7%)、捐給公益團體或機構(11.8%)。在性別部分則顯示出女性(46.4%)比男性(53.3%)有更高比例直接到金融機構直接兌換現金。
調查日期:2017/11/23-12/20
資料來源:數據碰!研究中心
有效樣本:隨機訪問1,056名20歲以上行動網路族。依據地區、性別、年齡進行加權推估,加權後樣本結構與母體
(行動上網者)結構一致,在95%信心水準下,抽樣誤差為±3.1%。

聯合航空強制將一名亞裔男子拖下飛機,引發全球關注。到底航空業者該怎麼做才能展現滿滿誠意?要求乘客改搭其他班次,其中所耗費的時間能用金錢交換嗎?為了解答這個問題,政大企管系教授樓永堅老師與Dataa大數據研究中心合作,進行調查。
機位超賣本為尋常事,航空公司如何妥善解?
在台灣鮮少聽到強迫乘客下機的爭議,不過對於航空公司來說,空的機位等於成本浪費,因此超賣機位是為了將搭客率最佳化的尋常辦法。為避免將來類似爭議上演在台灣乘客身上,我們利用EZChoice市調app透過模擬實驗的方式,了解民眾在不同時間成本下,會如何期待航空公司給自願放棄機位的賠償方案,於此實驗調查中,航空公司能找到最佳賠償辦法,既不破壞乘客的出國好心情,也保護了自家名聲,研究之模擬主題如下:
機位超賣省的是航空公司的成本,犧牲的卻是乘客寶貴的時間,因此在實驗情境中我們以兩種時間成本來看:
1.飛行至目的地的時間 2.等待下一航班的時間
探討不同時間成本之下,是否會影響乘客所期望的賠償形式,將1126位受測者隨機分配到以下ABCD四組情境:
不同的時間成本,對補償形式期待有差異
整體來說現金是最彈性的補償形式,因此也有最多人選擇,相對之下折價券不僅彈性較低且代表可能必須多花錢,選擇的人最少。相較於長程飛行的旅客來說,短程旅客或許考量機票使用機會較高,因此偏好多一張免費機票的比例較高;而飛長程的旅客在機上受到較多空間壓迫感,易造成旅途疲累,因此免費升等的補償對於長程飛行旅客較有吸引力。
折價券金額期待受等待時間影響
若補償形式為折價券時,等待時間長的旅客期待的面額(31,200元),顯著的比等待時間短(28,900元)的面額高(p=0.03 ),必須要等過夜的時候,旅客會希望折價券面額提高;但無論是長程或短程的飛行,並不影響旅客對於折價券面額的期待。
等待時間及飛行時間皆會影響現金金額期待
若補償形式為現金時,等待時間與飛行時間對於現金金額期待皆有顯著的影響:等待時間長的旅客期待的補償金額(30,700元),顯著的比等待時間短(27,600元)的補償金額期待來得高(p<0.01 ),必需等過夜時,旅客會希望現金補償金額高一些;飛行時間長的旅客補償金額期待(30,000元),也比飛行時間短的旅客補償金額期待(28,000元)顯著更高(p= 0.03),飛歐美長程也會比飛亞洲短程的旅客期待更高的補償現金。
旅客對補償現金金額的敏感度較折價券高
等過夜會是決定旅客期待的重要原因,但飛行時間長短只影響現金金額期待,若補償為折價券,可能因用途有所限制,或是可能代表要再多消費,因此無論是長程或短程的旅程,對補償折價券面額的影響有限。
--------
研究說明:
實驗中利用2(飛行時間長/飛行時間短)*2(等待時間長/等待時間短)的受試者間設計(between-subject design),將受試者隨機分配到四種情境,各個情境的受試者數量如下表:
調查日期:2017/04/15-04/16
資料來源:數據碰!研究中心

星巴克是台灣連鎖咖啡業的龍頭,單價偏高,卻總是能看見店裡涵蓋不同族群,星巴克是如何做到面面俱到呢?
數據碰!利用EZchoice市調app將台灣人分成三種人,第一種是不喝咖啡的人(37%),第二種是平常喝現煮咖啡花費100元以下的人(46%),第三種人是平常喝現煮咖啡花費101元以上的人(17%)。將喝咖啡的人以願付價格來區分開來,便能了解不同的消費思維,而消費者身處在咖啡店林立的環境中,當他們選擇並踏入星巴克消費時,心中所想的也各不相同。
【除了咖啡品質優良,星巴克促銷活動、舒適環境最吸引低消費族群】
當平常喝現煮咖啡花100元以下的人(日常較低消費的人),選擇進星巴克消費,是認為其咖啡品質好(36%)、有促銷活動(33%)、環境舒適可久坐(18%)、品牌形象好(16%)。
對此族群來說,星巴克是能夠在促銷時消費的起,還能久坐慢慢品嚐一杯好咖啡,享受品牌所帶來的形象與店內氛圍。
【好咖啡是基本,其他產品也要好吃、多元選擇,才能吸引高消費族群】
日常較高消費的人,也就是平常花費101元以上買現煮咖啡者,選擇星巴克消費時,是認為星巴克提供的非咖啡類飲品好喝(39%)、咖啡品質好倒是其次(26%),也許是在平常的較高的消費習慣下,去任何咖啡店都能喝到品質較優良的咖啡,而對這一群人來說,星巴克不只提供好的咖啡,還有其他非咖啡類的好喝飲品可以選擇(如:星冰樂、茶飲、果汁…等等),也認為星巴克點心好吃(17%)、產品多樣化(9%)。
較高消費的族群,認為在咖啡品質好的基礎下,其他的飲品、點心及週邊商品,是他們願意選擇至星巴克的原因;相較於較低消費的族群,高消費的民眾認為促銷和環境適合久坐並不是關鍵因素。
---
數據統計與圖表製作:數據碰!研究中心
資料蒐集工具:EZchoice市調App
資料日期:2017/03/11-03/15
有效樣本:隨機訪問1,643名15~49歲行動網路族。依據地區、性別、年齡進行加權推估,加權後樣本結構與母體(行動上網者)結構一致,在95%信心水準下,抽樣誤差為±2.4%

近2成消費者每週至星巴克消費2次以上
數據碰!利用EZchoice市調app瞭解15-49歲民眾至星巴克消費的頻率:
高頻率消費者佔19%(每週消費2次以上)
中頻率消費者佔31%(每週消費約1次)
低頻率消費者佔28%(每月消費約1次)
沒在星巴克消費過的民眾為22%
心中的咖啡價錢與漲價後…差20元!
一杯「星巴克中杯那堤」原價105元,不過那堤系列調漲15元之後,為120元。數據碰!調查有喝咖啡並去過星巴克消費的民眾,其實大家心中可接受的平均價錢是100元,與原價較為接近。
漲價後,不去星巴克談公事、做報告了!
數據碰深入發現,整體來說,有7成民眾會因價格調漲而減少消費,3成民眾則不受影響。不過,平常去星巴克談公事的民眾會降低消費意願的卻高達86%,而去星巴克做報告的民眾則有77%會因漲價降低消費意願;值得注意的是,去星巴克看書的民眾不受調漲影響,僅33%減少消費,看來星巴克店內適合閱讀的氣氛能夠彌平漲價的影響。
---
數據統計與圖表製作:數據碰!研究中心
資料蒐集工具:EZchoice市調App
資料日期:2017/03/11-03/15
有效樣本:隨機訪問1,643名15~49歲行動網路族。依據地區、性別、年齡進行加權推估,加權後樣本結構與母體(行動上網者)結構一致,在95%信心水準下,抽樣誤差為±2.4%

數據碰!利用EZchoice市調app調查15-49歲民眾,現在手機持有品牌以及未來想購買的手機品牌,得以看出市場變化之趨勢,而蘋果及OPPO是所有手機品牌中具有成長趨勢的: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目前持有品牌(%) | 未來欲購買品牌(%) | |
HTC | 14 | 10 |
Samsung | 19 | 18 |
Apple | 20 | 23 |
ASUS | 16 | 13 |
小米 | 5 | 4 |
OPPO | 2 | 3 |
其他 | 23 | 29 |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其餘品牌如HTC、Samsung、ASUS、小米的未來購買意願較目前持有率還低,尤其是HTC相差四個百分比、ASUS差三個百分比,顯示台灣民眾對國產品牌喜愛度降低,市場有縮減之趨勢。
---
數據統計與圖表製作:數據碰!研究中心
資料蒐集工具:EZchoice市調App
資料日期:2016/12/02-12/07
有效樣本:隨機訪問1,898名15~49歲行動網路族。依據地區、性別、年齡進行加權推估,加權後樣本結構與母體(行動上網者)結構一致,在95%信心水準下,抽樣誤差為±2.2%

數據碰!利用EZChoice行動市調App調查發現大家未來想換手機時是否會考慮三星Samsung,有55%會將三星納入考慮,不過有38%表示絕對不會購買,7%會買三星手機。
N7爆炸事件對三星的品牌印象影響是?
經調查,有六成民眾表示對三星的整體品牌印象比爆炸事件之前更差(61%),而這也是大家在未來換新手機時不選購三星的最大因素,除了上述7%會買三星手機的忠誠使用者以外,有36%民眾認為受電池爆炸事件而不選擇三星,25%認為性能不符需求,19%認為價格較高,12%不喜歡韓國貨,8%表示從來就不考慮買三星手機。
各牌使用者,考量因素大不相同
從各家品牌手機使用者來看,未來換手機不選擇三星的原因:
-
HTC使用者26%不喜歡韓國貨,此因素相較其他品牌為最高。
-
Apple使用者41%認為三星手機的性能不符合需求。
-
ASUS使用者38%擔心爆炸事件、18%認為三星價格高、或不愛韓國貨。
-
小米使用者55%擔心爆炸事件、19%不愛韓國貨。
-
InFocus(富可視)使用者46%認為三星價格高。
-
OPPO使用者53%擔心爆炸事件、20%不愛韓國貨。
-
華為使用者45%爆炸事件、23%從來就不考慮購買三星手機。
---
數據統計與圖表製作:數據碰!研究中心
資料蒐集工具:EZchoice市調App
資料日期:2016/12/02-12/07
有效樣本:隨機訪問1,898名15~49歲行動網路族。依據地區、性別、年齡進行加權推估,加權後樣本結構與母體(行動上網者)結構一致,在95%信心水準下,抽樣誤差為±2.2%